近日,2023文科匯&文化科技融合系列活動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小劇場舉辦。自4月29日首演后好評如潮、引進自西班牙的科幻多媒體互動親子劇《拖拖DRAG-E》,此次受邀作為指定開場劇目,成功拉開了本次活動的序幕。
(相關資料圖)
7月15日至23日,科幻多媒體互動親子劇《拖拖DRAG-E》第二輪演出即將跟大小朋友們見面。超級英雄薩拉、大管家塔塔、拉著小拖車的拖拖、數(shù)據(jù)分析員伊娃,還有同樣聰明的“地球小衛(wèi)士們”,將再次合體成為機器小隊,為拯救地球開啟冒險。
西班牙原版引進 中文版改編更具“童心”
西班牙原版戲劇《DRAG-E URAREN LILA》中融合了音樂、舞蹈等多種藝術形式,演出后受到親子家庭觀眾的青睞并受邀參加國際木偶節(jié)。中文版《拖拖DRAG-E》在保留原版特色的基礎上,進行了巧妙本土化創(chuàng)作。其中借用了戲曲《三岔口》的表演選段、綜合了現(xiàn)代的金屬樂、搖滾樂、舞蹈,視覺設計,肢體表演等多種藝術表演和表現(xiàn)形式,兼具趣味性、知識性、科學性,更加符合中國家長和孩子的觀演需求。尤其是中文版主題曲,生動有趣的歌詞、朗朗上口的旋律和活潑可愛的舞蹈動作,給中國的小朋友們帶來更多驚喜。
場內場外妙趣橫生 臺上臺下高頻互動
演出結合科普、高頻趣味互動,讓小觀眾們驚喜不斷。在中文版《拖拖DRAG-E》演出場地外,科普導賞墻、科普繪本為孩子們提供了可閱讀、可玩樂的嚴謹、生動的科學知識。
演出過程中也以有趣的方式展示植物生長的條件、沙塵暴的形成等自然知識,現(xiàn)場的小朋友不只是觀眾,還被賦予地球小衛(wèi)士的身份,被邀請加入到豐富、有趣的互動中,完成指定任務。孩子們在切身的參與中,加深對于保護自然環(huán)境、珍惜、節(jié)約資源等環(huán)保理念的認識。
多媒體與沙畫技法融合 開啟孩子們的科幻大門
美國科幻大師阿西莫夫曾說,兒童應盡早閱讀科幻作品,不晚于11歲。原版戲劇中的多媒體技術,由國際知名團隊LOGRLA Multimedia(洛杰拉多媒體制作工作室)操刀,生動多彩的多媒體內容成為本劇的一大特色。
中文版《拖拖DRAG-E》沿用這一特色,除了為中國觀眾展示炫酷的科幻視覺效果外,還利用傳統(tǒng)的沙畫技法將中國經典的神話故事穿插其中,秉承傳統(tǒng)文化初心,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災難、星際、時空、機器人等科幻元素皆被囊括其中,讓孩子們在70分鐘的觀劇體驗中,激發(fā)好奇心、培養(yǎng)、開發(fā)創(chuàng)造性思維,發(fā)揮極致的想象。
機器人參演 人機互動
原版《DRAG-E URAREN LILA》的創(chuàng)作靈感來源于動畫電影《WALL-E》的前25分鐘。在中文版《拖拖DRAG-E》中,除了舞者和演員外,機器人拖拖和它的機器小隊成員皆為“遙控機器人”,它們在尋找水源的過程中,為觀眾奉獻靈動、有趣的表演。
此次《拖拖DRAG-E》首輪演出受到廣大觀眾的肯定,孩子們積極上臺互動,踴躍回答問題,與演員共舞,也開啟了對科幻、科學知識的興趣之旅。
(圖片來自演出方)
下一篇:最后一頁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