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聊聊關于滕王閣序中的典故按順序整理,滕王閣序中的典故的文章,現在就為大家來簡單介紹下滕王閣序中的典故按順序整理,滕王閣序中的典故,希望對各位小伙伴們有所幫助。
1、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
(相關資料圖)
2、《晉書?張華傳》:張華見斗、牛二星間常有紫氣,請雷煥登樓觀看。
3、雷煥說這是“寶劍之精,上徹于天”,劍在豫章郡豐城縣(今屬江西)。
4、于是張華任雷煥為豐城令。
5、雷煥果然在豐城獄的地下挖出了兩把寶劍,一名龍泉,一名太阿。
6、劍挖出之后,紫氣就消失了。
7、兩劍的奪目光芒即龍光。
8、后寶劍入水化為雙龍。
9、2、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
10、見于《后漢書?徐穉傳》。
11、徐孺,即徐稚,字孺子。
12、東漢時名士,豫章南昌人。
13、家貧,常親自耕種,德行為人所景仰。
14、陳蕃,字仲舉,東漢汝南人,為人剛正方嚴,他曾任豫章太守,在郡不接待賓客,只是徐稚時才特設一榻,徐稚走后就把榻懸起。
15、3、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
16、《西京雜記》:董仲舒夢見蛟龍入懷,于是作出了《春秋繁露》的詞;揚雄著《太玄經》,夢見自己在《太玄經》上吐出了鳳凰。
17、4、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
18、“紫電”之典見《古今注?輿服篇》吳大皇帝有寶劍六,其中第二把叫紫電。
19、清霜”之典見《西京雜記》漢高祖斬白蛇用的劍,12年磨一次,劍刃鋒利如霜雪般白亮。
20、5、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云遏。
21、《列子?湯問》:薛譚向秦青學習唱歌,沒有學得精髓就以為自己已經都學會了,于是向老師秦青辭行。
22、秦青沒有阻止他,在郊外為他餞行。
23、餞行時秦輕撫節悲歌,歌聲振動林木,連天上的云朵都為之停了下。
24、《滕王閣序》是唐代文學家王勃于上元二年(675年)所創作的一篇駢文。
25、擴展資料在藝術上,《滕王閣序》有以下寫作特色:(1)句式錯落,節奏分明全文以四六句為主,雜以六四句。
26、七字句,六字句,四字句,三字句,二字句,乃至一字句,這些句式,根據表意的需要而交錯運用,使節奏分明,內容起承轉合。
27、一般說,二字句用于抒情(文中有兩處:“嗟乎”“嗚呼”)。
28、三字句、四字句用于一個話題的開始或轉折。
29、六字句或七字句連用,為平實的敘述。
30、四六句或六四句連用,為敘述或抒情的展開部分。
31、僅有一個一字句“勃”,是自指兼表提頓。
32、這樣,全篇的行文,既起伏跌宕,又自然流轉。
33、(2)駢儷藻飾,辭采華美全篇采用對偶句,不但字面相對,而且音韻大體相對。
34、如“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識盈虛之有數。
35、”“屈賈誼于長沙,非無圣主;竄梁鴻于海瞳,豈乏明時?”“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等,一句中平仄交替,上下句之間又平仄相對。
36、如此講求音律,又不影響意義表達,寫出的句子抑揚頓挫,富于樂感,富于詩意。
37、這篇序文,如“物華天寶”“俊采星馳”“紫電青霜”“鐘鳴鼎食”“青雀黃龍”“睢園綠竹”“鄴水朱華”等,都是講求辭采的典型例子。
38、這樣,文章辭采華美,賞心悅目。
39、(3)運用典故,簡練含蓄這篇序文用了大量典故敘事抒情,有的是歷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而運用的手法又有所不同,有的是明用。
40、如“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有的是暗用,如“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有的是正用,如“孟嘗高潔,空余報國之情”;有的是反用,如“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41、典故的運用,加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
42、參考資料:滕王閣序-百度百科。
相信通過滕王閣序中的典故這篇文章能幫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時候,也歡迎感興趣小伙伴們一起來探討。
上一篇:應急管理部指導西安泥石流救援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