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震蕩之下,金融機構正在拿出“家底”增持自家基金!
(相關資料圖)
8月21日,12家金融機構、公募基金、券商或其的資管公司公告,宣布自購旗下基金或集合資產管理計劃,金額為5000萬元至2億元不等,累計官宣金額達8.5億元。
從產品種類來說,本次入市他們均選擇了旗下權益類和混合類品種,而非債券基金,體現出了其對市場的信心和認可。
今日已有12家機構宣布自購計劃(觀察者網整理)
對于認購行為,中歐基金表示,作為資本市場重要參與主體,公募基金需要在當下關鍵時點,充分發揮長期積淀的深度研究驅動的基本面投資優勢,尤其是在全面注冊制下,做好具有高成長空間、高質量轉型升級產業和公司的價值發現,以及更好地促進服務實體經濟和投資者回報之間的良性循環。中歐基金還認為,當前資本市場估值、情緒、投資者行為也呈現較多偏底部特征,結合宏觀基本面在政策逆周期調節后的自發波浪式修復,中期有望持續向好,當前市場已具備較好的中長期配置價值。
回顧歷史可以發現,上一次較為明顯的基金或基金經理自購潮出現在去年10月。
去年10月11日,管理層優化發布了一批指數,并引導長期資金配置。去年10月中下旬,有超過20家公募等機構開始自購旗下產品,金額至少幾千萬,多則上億元。
在這波自購潮后,A股開啟了一輪反彈,上證指數自最低點2885點一路反彈至最高3340點,基本是抄到短期底部了。
而拉長時間看,2022年基金公司自購金額逼近70億元,是歷史上一波較為猛烈的“自購潮”。
再往之前歷史行情回顧,2010年以來,還出現過5次比較典型的基金自購潮,基金公司在2010年2~3月,2011年4月、2015年7~8月,2018年12月,還有2020年2月都出現過自購高峰期。其中前三次基金抄底并不成功,而2018年和2020年兩次基金抄底自購行為則相對成功,其中2018年基金公司更是抄出了基金底,隨后迎來了2019年A股強勢反彈,并造就了白馬股大牛市,是歷史上最為成功的一次基金抄底行為。
值得注意的是,今日三大指數普遍下跌,上證指數跌破3100點再創階段新低,創業板指跌破2100點創下三年新低。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上一篇:2023年8月21日聚乙二醇(PEG)價格最新行情預測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