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長春5月17日電 (記者 郭佳)記者17日從吉林省氣象局獲悉,5月以來(1日-16日),吉林省氣溫稍低、降水偏少,而且多大風天氣。受此影響,多地土壤缺墑,旱象抬頭。
地處世界三大黑土區之一的吉林省,是中國糧食主產區和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糧食播種面積超過8600萬畝。目前,吉林省玉米播種已接近尾聲,但大豆播種和水稻插秧正值高峰期。
5月以來,吉林省平均降水量11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66%;平均氣溫為12.5℃,比常年同期低1.1℃;有5天全省大部出現大風天氣。
少雨多風天氣加快了土壤水分蒸發,致吉林省多地土壤缺墑,農戶只得采取坐水種方式播種。未來一周的天氣狀況仍不樂觀,高溫少雨或導致缺墑面積進一步擴大,缺墑程度進一步加深。
吉林省氣象臺預計,未來七天,吉林省平均降水量只有6.0毫米左右,比常年同期偏少近一半。同時,氣溫又大幅回升,平均氣溫在18.0℃左右,比常年同期偏高2℃左右。
吉林省氣象臺介紹,未來七天,吉林省降水主要在東部山區,中西部平原基本無有效降水,平原地帶恰好是當地糧食主產區。氣象部門提醒農戶,加強苗期田間管理,積極采取抗旱保苗措施。
吉林省是中國最早開展人工增雨作業的省份之一,年均增加降水30億立方米。面對旱情,吉林省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表示,將根據天氣條件適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完) 【編輯:黃鈺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