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股權解除質押到底是利好還是利空,應根據不同的情形辯證看待此問題:一、控股股東質押比例過高,容易導致平倉風險,對股價存在利空的可能。
2、一般財務狀況健康的控股股東大概率不會選用激進的質押比例,退一步來講,控股股東質押比例過高,很有可能是因為用盡了其他的融資方式,可選用的融資手段已不多。
【資料圖】
3、如股票價格下跌觸及平倉線,控股股東需及時追加擔保品,過高的質押比例容易出現“無票可補”的情形,假使又碰上控股股東流動性緊張的局面。
4、此時出資方將進入平倉處置程序,平倉中的巨量賣單將逼迫股價進一步下跌,股價下跌又將引起另一個出資方的股票也觸及平倉線進入違約處置程序,又一輪的巨量賣單使得股價加速下跌,進而發生多米諾骨牌效應,股價將應聲下跌,將造成“跌跌不休”的負面影響。
5、二、控股股東質押比例較低或其他非控股股東的股權質押情形,不應過度解讀。
6、上市公司股東通過股權質押方式融資是當前資本市場常見的做法,股權質押由來已久,2013年6月滬深交易所推出場內股票質押業務以來,股權質押變得愈發普遍。
7、根據滬深交易所數據,截至2017年11月,場內股權質押待購回融資金額已達到1.58萬億元,股權質押占比超過10%(已質押的股份數量/上市公司總股本)的公司已達到1733家,占全市場上市公司數量的50%。
8、對于處于正常范圍內的質押情形,股權一旦被質押,則不能參與集中競價交易、大宗交易或協議轉讓行為,股東在還清債務之前,股票將會被質押凍結不能買賣,上市公司可供賣出的股份數量減少,根據供求關系,在需求不變的情況下,減少股票的供給可以適當推高股票價格。
9、擴展資料:因上市公司不得為股東提供擔保向銀行貸款,越來越多的大股東正尋求以股權質押的方式來獲得貸款。
10、股權質押是指出質人以其所擁有的股權作為質押標的物而設立的質押,股權質押是補充流動資金的一種手段。
11、作為內幕消息橫行的市場,大股東的動向一直是股民關注的焦點。
12、而“股權質押”,作為上市公司大股東開展資本運作的一種工具,在A股市場已經相當普遍。
13、因此,透過“股權質押”來分析上市公司后續的動向已經成為投資決策時一項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14、參考資料:股權質押-百度百科。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