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新浪財經 劉麗麗
(資料圖)
本以為投的是央企大項目,轉賬后顯示的居然是給抖幣/快幣充值?什么神奇項目的投資日收益能達到2%以上?
近期,一些來歷不明的投資理財產品,打著央企和國家重大項目重大工程的旗號,欺騙不明真相的投資者。多家知名央企被“套牌”。
進入6月以來,多家央企開始發布打假聲明,包括中船集團旗下中船貿易、國鐵集團、中國商飛、中國稀土、中廣核等。這些騙局都涉及投資理財領域,產品五花八門,包括:“線上航運投資業務”、“呼南通道建設”、“沿海通道建設”、“京蘭通道建設”、“小額期權”、“股份期權”、“ARJ21私募基金”、“C919私募基金”、“CR929小額基金”、“新能源投資”等虛假投資理財項目。
甚至有投資者專門到有關企業上市公司投資者交流平臺詢問情況,不排除有人已經上當受騙。目前,被假冒企業都已發布聲明打假,開展核查,并向公安機關報案。
有關央企中國商飛內部人士表示,目前案件已經在偵查過程中,暫時沒有進一步消息披露。
彌天大餅
“有人打電話來提供了相關線索”,一家涉事央企內部人士表示,央企官方網站按照國資委要求都公布有假冒線索舉報聯系方式。
確實有人看出了問題,因為他們畫的餅實在是太大了。
以假冒中國商飛的“大飛機”App為例,其網站今年2月份才注冊域名,沒有網站備案,網站服務器在香港。
這個App的頁面設計粗糙,發布的信息文字更粗糙,甚至是病句。
在這個“大飛機”App中,有四種不同金額的虛假“投資”項目。
第一種是“ARJ21私募基金”,單筆限額最低200元,最高300元,十五天到期,日收2%。按照這個說法,如果投資300元,十五天后連本帶息就能獲得390元,折合年收益率達到730%。
第二種是“中國商飛小額期權”,單筆限額最低300元,最高800元,100天到期,日收益3%。按照這個說法,如果投資800元,100天后連本帶息就能獲得3200元,折合年收益率達到1095%。
第三種是“C919私募基金”,單筆限額最低1000元,最高5000元,365天到期,日收益是2.2%—2.6%。按照這個說法,如果投資5000元,365天后連本帶息就能獲得45150-52450元,折合年收益率達到803%-949%。
第四種是“中國商飛股份期權”,單筆限額最低1000元,最高10000元,100天到期,日收益是3%。按照這個說法,如果投資10000元,100天后連本帶息就能獲得40000元,折合年收益率達到1095%。
這樣算起來,這些投資項目真是收益率逆天。
有曾經參與的投資者爆料稱,該平臺提供的收款賬戶是吉林農信開戶的個人賬戶。而且客服還聲稱,為避免財產損失,每次進行網上銀行充值,要在30分鐘內完成轉賬,超時需要找客服要最新的銀行卡。
這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玩法,不是騙子還能是什么呢?
更離奇的是,充值后的提示,既不是某個銀行的,也不是某個線上支付平臺的,而是抖幣和快幣。有用戶稱,通過該系統用微信、支付寶交錢充值,會自動跳轉到充值抖幣的頁面上,而且抖幣充值賬戶看起來就是一個個人賬戶。本以為是投資央企理財產品,最后發現錢變成了直播平臺幣。
6月初,有投資者反映這個“大飛機”App已經打不開了。最終有多少人受騙,還不得而知。
騙局背后
從近期多家央企發布打假聲明來看,一些不法分子已經盯上了大企業、大項目。雖然被假冒的企業處于不同行業,騙局的具體內容也不盡相同,但究其本質,還有一定的規律和相似性。
6月23日,中國廣核集團聲明稱,一款名為“廣核集團”的App程序,疑似假冒集團名義和標識,推出投資交易平臺和“新能源投資”等虛假投資理財項目。
今年,中國船舶工業貿易有限公司兩次發布聲明,表示沒有上線“線上航運投資平臺”或者開展“線上航運投資業務”。
一款名為“八縱八橫”的App自稱是國鐵集團授權推出的理財產品,發布了“呼南通道建設”、“沿海通道建設”、“京蘭通道建設”等9款虛假投資理財項目。
中國稀土集團也發布聲明稱,發現不法分子以“東方稀土(ORIENTAL RARE EARTH)”之名,假冒中國稀土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企業,違法開展資金盤投資等活動。
多位投資者曾在上市公司互動平臺上向中國稀土詢問“東方稀土”相關信息。有一位投資者提問,自己投資的東方稀土公告上說于2023年5月20日在深交所上市,此消息確切嗎?還有投資者問:“前段時間我們通過東方稀土app投資的江西贛南礦區承包,5月20日上市成功了吧?App什么時候開通,我們的收益能正常進行了嗎?”
曾有網友在去年發文,稱“東方稀土”系投資詐騙平臺,家人深陷其中。從其發布的截圖看,該平臺設有多個稀土相關投資項目,其中一個名為“江西龍南足洞稀土礦權180天資產包”的項目,顯示“按天付收益,到期返本”。該項目投資周期180天,起投金額5萬元,日收益顯示有1000元。
6月23日,中國廣核集團聲明稱,一款名為“廣核集團”的App程序,疑似假冒集團名義和標識,推出投資交易平臺和“新能源投資”等虛假投資理財項目。
國家網信辦發布的信息稱,近年來,利用App進行詐騙已成為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的主要犯罪手段之一,約占整體案發量的六成。這些打著央企旗號的騙局,都是以App作為主要平臺,以重大工程或者熱門行業為幌子,承諾高額收益。
除了已經被正式官宣打假的,還有一些可疑App被懷疑也是此類套路。
防騙賬號“利劍在出擊”發文稱,名字為“華能浙江”的app是冒充華能(浙江)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的詐騙平臺,目前網絡上還有推文“引流”。
“此類項目特點非常明顯,都是先搞些正規企業的資料作為自己項目的宣傳,一般都是說可以免費發錢領紅包什么的,然后讓你投資或者交錢激活賬戶才能提現,然后等你投資了,差不多就是他們跑路的時候了,運作時間都很短,而且操盤手同時上線好幾個同類型的項目,都是騙一波就關網跑路,再用其他名字的項目繼續騙。”有人這樣總結這類騙局的共性。
上一篇:亳州發布干部任前公示 他擬提名為副縣(區)長人選|全球消息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