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黨的二十大以來,云南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錨定“3815”戰略發展目標,全力推進滇中引水工程建設取得新成效。截至7月底,工程累計完成投資754.13億元。
滇中引水工程是中國西南地區規模最大、投資最多的水資源配置工程,受益國土面積3.69萬平方公里,直接受益人口達1100多萬人,對云南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滇中引水工程建設面臨泵站設計制造難、深埋隧洞施工難、地下水處理難、破碎斷層穿越難、軟巖大變形應對難、應對地震防護難、巖爆危害處理難、有毒有害氣體排除難、地熱危害治理難、全斷面隧道掘進機制造工藝難等技術難題,特別是控制性工程香爐山隧洞埋深超過1000米的洞段達22千米,最大埋深1450米,與13條活動斷裂(帶)交叉,圍巖性狀極差,具有地應力高、外水壓力高、地震烈度高、斷裂帶活躍、地下水環境活躍的特點,建設推進艱難。
面對工程建設中的困境,全體參建人員頑強斗爭,逐個擊破建設難點,打開了工程建設的新局面。發揮工程專家委員會的全過程咨詢機制作用,加強地下工程重大突水突泥災害防控協同創新中心建設,落實好重難點洞段工作專班機制和包保責任工作機制,以創新機制建設為攻克工程建設難題提供有力支撐。聯合清華大學、河海大學、長江科學院等26家高校及科研院所,對砂化白云巖隧洞安全施工、軟巖大變形支護控制、隧洞突涌水(泥)灌漿加固等關鍵問題開展專題研究,已取得科技成果24項,達到應用推廣水平5類9項。組織參建單位自主研制硬巖掘進機“云嶺號”“弘毅號”和盾構機“龍祥號”,實現成功下線并運用于工程建設,引進RPD-108CBR多功能快速鉆機等新型設備,提高施工效率,在復雜多變的地質條件下取得了良好的隧道施工效果。
滇中引水工程點多、線長、面廣,參建單位達80家,參建人員達2萬余名。項目啟動以來,有關單位、沿線州(市)和參建各方凝聚建設合力,錨定建成“安全、優質、生態、民心、廉潔”千年精品工程目標,奮力推進工程建設。
工程建設開工至今累計評定驗收15.5萬個單元工程,合格率100%,優良率89%,沒有發生質量安全責任事故。工程創建“綠色典范”也得到了落實。打造了大理段西干渠、玉溪段小撲4號支洞等一批在水利行業內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示范工程。累計投入9000余萬元維護沿線群眾的合法利益,累計為群眾創造就業崗位2萬余個。
截至目前,項目一期工程累計完成概算投資637.58億元,占總投資825.76億元的77.21%,水源工程已完成開挖工作,輸水工程完成開挖613.11公里,占施工總里程755公里的81.16%(其中輸水建筑物524.79公里,占總長664公里的79.01%);二期配套工程累計完成概算投資116.55億元,占總投資329.09億元的35.41%,累計完成管道安裝92.25公里、隧洞掘進11.01公里。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