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西寧5月18日電 (孫睿 郭廣)記者18日從青海省氣象局獲悉,為確保水庫電站安全度汛、水庫蓄水調度有序進行,進一步提升安全度汛和水旱災害防御能力,青海省氣象服務中心與青海省水利廳深化合作筑牢水旱災害防御第一道防線。
地處三江源的青海省深居內陸,遠離海洋,雖然處于暖溫帶緯度,但由于受高原地形阻隔,是受地震、暴雨、雪災、森林草原火災、地質災害、干旱等自然災害影響較嚴重的地區,且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
據介紹,為確保水庫電站安全度汛、水庫蓄水調度有序進行,進一步提升安全度汛和水旱災害防御能力,青海省氣象服務中心與省水利廳防御處針對青海省持續健全水旱災害防御監測和信息共享機制,建立完善水旱災害趨勢預測會商研判和風險預警信息發布機制,優化現有山洪災害預警平臺,實現氣象、水文觀測數據及干旱、降雨等信息共享等進行了深入研討,并達成共識。
青海省氣象部門利用數值預報、衛星云圖和地面氣象觀測數據,密切關注大氣環流形勢及天氣演變,及時提供短、中、長期降雨過程和氣候趨勢預報預測,為水旱災害防御提供決策依據。
2022年實現水旱災害預警信息靶向發布,依托閃電定位資料、GPS位置服務、短信發布平臺等,利用基站覆蓋和大數據分析,向鎖定區域的常駐和漫游用戶發布精細化災害性天氣預報預警短信服務。同時依托西寧、海北、海南、黃南、玉樹5部C波段雷達資料,開展小區域、短時臨近監測預報服務,及時制作暴雨、冰雹、雷電、大風等災害性天氣預報預警產品,為水利防災減災提供信息支持。
此外,氣象部門提供東西吉乃爾湖重點區域、黑泉水庫等重要水工程上游月、季降雨預測預報,水利部門分析來水量、流量趨勢,為水工程調度和工作部署提供科學依據。并按照數字孿生流域系統的功能需求,氣象信息技術為數字孿生流域建設提供支持。(完) 【編輯:周馳】